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經常會碰到各種港口費用,特別是「滯箱費」「滯港費」「超期費」「超堆費」這四個相似的費用名稱,很多新手容易混淆。本文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結合具體場景為您解析它們的區別。
定義:指貨主未在約定時間內歸還船公司集裝箱產生的費用。
產生場景:當您將裝滿貨物的集裝箱提到工廠卸貨后,若超期未返還空箱到指定堆場,比如原本7天的免費期結束后,第8天開始每天需支付200元。曾有個客戶因卡車調度失誤,導致3個集裝箱晚還4天,額外支付了2400元滯箱費。
定義:集裝箱在碼頭超期存放產生的倉儲費。
典型案例:某進口商因單證問題導致清關延誤,貨物在碼頭堆放了12天。原本5天的免費堆存期過后,每天需支付每柜500元的滯港費,總共超期7天產生3500元/柜的費用。
定義:貨物在港口倉庫超期停留產生的綜合費用。
與滯港費區別:此費用包含倉儲管理、場地占用等復合成本。如某電商貨物因買家棄貨,在港口倉庫滯留2個月,最終支付了倉儲費+貨物處置費的雙重損失。
定義:特種集裝箱(冷藏箱、危險品箱等)超出允許堆存時間產生的附加費。
特別注意:某冷鏈食品進口商未及時提取冷藏集裝箱,不僅產生基本滯港費,還因冷藏箱持續供電消耗額外支付了300元/天的超堆費。
快速辨別技巧
滯箱費:跟集裝箱租用時間掛鉤
滯港費:與碼頭堆存直接相關
超期費:針對普通貨物的倉儲滯留
超堆費:特種集裝箱的加強版收費